技术足疗包括两部分:足疗和足部推拿。
足疗法分为以下三大类:
1.热水沐足法
2.足部推拿法
3.中药足疗法
据《史记》记载,在春秋战国时期,有一著名的医家,名叫前附,前通“愈”,就是治愈的意思,附就是足背,也就是指用脚来治病的医生。从春秋时期就有这样的医生,证明从很早以前,人们对脚就特别重视。
所以足疗这个词是近些年因为人们健康与保健意识的增强而出现的“新词"。
详细来说自家可以用足疗方法可以再分为:
一、普通水浴法
足疗要有科学正确的方法,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。水必须有足够的热度,才能刺激穴位,收到与针灸同工之效。普通水浴法为睡前用热水足疗,水温宜保持在39-50℃左右,水量通常以没过踝部为度,双脚放入热水中浸泡5-10分钟,洗脚的同时,要多动动脚趾,并推拿揉搓脚趾、脚心2-3分钟。此法能助力经脉运行,推动血液循环,调理脏腑机能,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。
二、足部凉浴法
凉水足疗可以扩张四肢的静脉,不仅仅能预防感冒和各种疾病,而且能通过对血管的刺激预防或延缓下肢关节的衰老性变化。将凉水倒入盆中及踝骨,作原地踏步状,洗后用力揉搓双脚,直至脚的皮肤发红呈现暖感。水深要渐次提高,水温要渐次降低,时间要渐次延长。
三、足部暖浴法
足宜保暖,在冬春季要特别注意足部的保暖,这对预防感冒、鼻炎、哮喘、小腿抽筋、心腹痛都有益处。脚掌心保健能防治局部及全身的诸多疾病,不仅仅可以疏肝健睥,增进食欲,还能防治便秘,胁痛及某些妇科疾病。做法是临睡前用35-39℃的温水边泡,边洗,边摩擦双脚,每次大约20分钟。
四、低位足疗
药液浸至踝关节附近为低位足疗。低位足疗用洗脚盆即可,将煎煮好的药液到入脚盆,待温度合适时,把双足或单足浸泡在药液中。在漫洗时.双足可互相揉搓擦洗,或用毛巾按擦某些穴位。通常每次浸泡20-30分钟,每日一次。低位足疗适用于足部的疾病,如足癣、足汗、足部的扭挫伤、足部的冻疮、跟骨骨刺等。除了足部的局部疾病,足疗还治疗头面部和其他组织器官的疾病,如头面部充血、头痛,眼病、急性鼻炎,急性咽喉炎以及感冒、高血压、慢性结肠炎、精囊炎等。
五、高位足潜
药液漫至膝关节以下的为高位足疗。高位足疗要选用高至膝盖的水桶,将药液倒入桶内,加水至膝关节以下浸泡或擦洗下肢小腿等处。高位足疗适用于双下肢的疾病,如双下肢的风湿痛、麻木、神经末梢炎,小腿腓肠肌的拉伤,痉挛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下肢溃疡,下肢的皮肤病等。
六、药物熏浴法
1、准备制作简易温筒,铁皮罐头盘1个(或其他类似的金属圆桶亦可),在四周钻孔数十个,以利通风,去掉顶盖,上置木板,留孔如足跟大;腐术(烂棺木最佳),晒干,用木锉锉成木屑;艾叶,搓碎,与木屑以3:1比例混合均匀,防潮备用;木炭数块。
2、操作方法:点燃木炭,放于温筒中,将混合的腐木屑与艾叶撒于木炭上,待冒出浓烟时,将患病的足跟放于木板孔中熏灸,足跟离木炭火需5厘米以上,以防烧伤,且以足跟耐受为度,待屑、艾燃尽,再及时添加,持续熏灸。
3、治疗时间与疗程每次持续熏灸30分钟,1日1次,10天为1个疗程,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。
4、主治:足跟痛、风湿性关节炎、胃寒、经脉不通、各种疼痛病症等。
七、盆洗足疗法
1、准备:家用面盆一个,温热水两壶。
2、操作方法:脱去鞋袜,像日常洗脚样,只是泡的时间稍长。若水温稍降,即以热水续之,直至两壶热水用完为止。
3、治疗时间与疗程:不拘时间,睡前起后随意。
4、主治防治各种外感病证,尤其是冬天,由于地面温度低,脚掌离心脏远,血流缓慢,双脚容易受寒,脚下受寒能反射性引起上呼吸道和腹腔的温。